1993年,不甘心的修涞贵第二次创业了,这一次,他没有南下,而是在当地开了一家小饭馆,这次修涞贵小有成就,半年后,饭店开始盈利,然而,修涞贵不满足于这样平淡的生活,觉得自己开饭馆是大材小用,便将饭馆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又回到了交警队。
父母经历促成修涞贵踏足制药业
正在工作的修涞贵接到父亲中风的电话,当他火急火燎地赶到医院时,却听到了父亲病情急剧恶化的消息,原因竟是医生的失误导致误诊,用错了药。此后一家人四处寻医问药,但修涞贵的父亲最终还是不治身亡。父亲去世后,母亲又被诊断为肝病,但经过后期的复诊,发现母亲患的根本不是所谓的肝病,而是糖尿病。
在父母接连经历误诊后,让修涞贵意识到在老百姓中普及必要的医学知识和建立完善的药品体系的重要性,也让他产生了迈足医药行业的念头。但在那个年代,医药行业是受国家严格把持的,民间根本没有接触到医药业的可能,修涞贵只得作罢。
1995年,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医药行业不再被国家严格把控,制药业也可以承包给私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修涞贵又燃起了踏足医药行业的念头。
同年5月,通化市医药局的老领导找到他,告知他有一家制药厂需要承包给个人,询问修涞贵的意愿,面对千载难逢的机会,修涞贵来不及仔细询问情况便答应了。
从负债破产到业界楷模
下定了决心的修涞贵,马上来到药厂视察,然而映入眼帘的是破烂不堪的车间,和杂草丛生的厂房,更让他意外的是工厂已经停工半年之久,更是负债400万,超过药厂资产20倍之多,面对这令人头痛的局面,修涞贵一步一步的开展着改革。
为了能让工厂复工,修涞贵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30万元,让停工半年的工厂恢复运转,并开始调查亏损的原因,经过一番认真调研,他找到了病根。原来由于市场上一种名为天麻丸的药品泛滥成灾,价格极低,且大都是假药,对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使得该工厂生产的天麻丸滞销严重,进而导致工厂负债严重,最终停工。
有了病根,便能对症下药,修涞贵决定用市场上假药的价格卖真正的天麻丸药品。为此,修涞贵采购了大量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了一批疗效更好的天麻丸,并以市场上假药的价格卖给经销商。药品一经上市,立马在市场上打开了名声,工厂渐渐地成为了天麻丸的专供商,并还清了债务,扭亏为盈。
修涞贵深知,要想在制药业长期的生存下去,必须不断创新,推出新药。为此,他遍访全国各地的名医,1996年,当他得知有一名老中医掌握一种治疗肝病的奇效药方后,亲自前往拜访,最终,在一个多月的坚持后,最终取得了信任,拿到了药方。
回到工厂后不久,修涞贵便推出了太和圣肝胶囊,并花费200万在通化电视台买了30秒的广告时间。令人振奋的是新药仅仅上市一个月,便卖出了100万盒,之后更是迅速火遍东北,至1997年,太和圣肝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亿大关!有了这次打出的名声,修涞贵之后接连推出数种药品,最著名的当属治疗胃病的斯达舒。
也就是在这一年,修涞贵将药厂更名为“康威”,然而,当康威出名后,他发现“康威”商标已经被使用了,而且修涞贵也曾提出用5000万的价格收购商标,但并未成功,无奈的修涞贵只好把公司更名为“修正药业”,从此,修正药业走进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活中。
迅猛发展成为首富
步入新世纪后,修涞贵率领下的修正药业进入了迅猛的发展期。2000年1月,修正药业成为吉林省第一家通过国家GMP药品认证的企业。仅仅是斯达舒这一款药品,就为修正集团创造了价值数十亿元的回报。修涞贵更是在2007年的胡润百富榜中,以55亿元的身家成为吉林首富。
而今修正集团,旗下拥有过百家子公司,8万多名员工,在全国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年产值高达八百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国500强企业前50名,总资产190亿元以上的超大集团。但大富大贵的修涞贵仍然延续着多年来的勤俭节约的习惯,每个月通常只花几百块钱。
结语
生于平凡,不甘平庸,是修涞贵三十多年来的总结,两次创业的失败使他的内心更加坚定。修涞贵能在20年时间里,将一个债台高筑濒临倒闭的小工厂,经营成了闻名遐迩的制药名企,这与他长期以来真诚待人,抽丝剥茧的态度是分不开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